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五一”国际劳动节 | 喜报!赛罕区5名同志荣获自治区级荣誉称号

日期:2025-05-02 19:07:00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关于表彰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赛罕区张瑞敏、李东升、冯海军、张倩倩4名同志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萧静同志被授予“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但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精神,为地区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瑞敏

张瑞敏同志作为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积极传达司法局党组和律师行业党委的会议精神,结合律所实际制定党建工作制度,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积极组织律所律师参与“万名律师进乡村”活动,多次带领团队在托克托县新营子镇开展普法讲座,化解基层群众纠纷矛盾。执业以来,开展法律讲座12次、咨询309次、调解8次。2024年3月,张瑞敏响应号召,带领呼和浩特市女性律师成立“女律师宣讲团”,组织公益普法讲座。自2019年起,张瑞敏带领律所进入20多家企业开展公益“法治体检”,为企业人事、债务等方面提供建议,化解危机。同时,响应“万所联万会”,在工业园区开展法律讲座及座谈会,提升企业法治水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李东升

李东升是内蒙古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轮值工程师。作为技术骨干,投身呼和浩特市地铁1、2号线52列车调试工作。他钻研电路原理,自制“烟火探测器辅助探测装置”,大幅缩短烟雾报警检测时长。调试任务完成后,转任维保检修调度的他,主持编写《生产表票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等制度,为规范作业流程奠定基础。为提高检修效率,李东升从车辆原理入手,设计专属“工具包”,制作“车辆校线器”“车门防夹棒”等实用工具,改良“车头照明灯”等设备,自制多功能电源电压转换器,有效降低检修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在提升服务方面,他深入分析现状,提出客室智能温度分区方案,将1—3号车厢设为24℃强冷区,4—6号车厢设为26℃弱冷区,满足不同乘客对温度的需求,优化出行体验。李东升用创新与实干,为呼和浩特市地铁发展贡献力量。


冯海军

冯海军是内蒙古盛谷酿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酿造制曲车间组长。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确保工段无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去年5月至今,排查机电设备事故隐患132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76条,制止不规范行为19次,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9%—11%,为公司平安高效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他钻研业务,参与多项技术革新,提升生产效率。工作之余,冯海军通过自学食品安全法准则和标准,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并凭借自己熟练的业务技术和专业的业务水平,同时多次在各级员工技能比赛中获得奖项。2024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张倩倩

张倩倩为内蒙古欧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委员、行政主管,她政治立场坚定,主导成立欧晶科技党支部并持续强化建设,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与多样党建活动,提升党员群众学习热情与党性修养,带领支部建立党外人士联络点基地。她将党建与企业生产深度融合,打造“红色领航 匠心筑梦”支部品牌,构建“1+3+5+N”党建模式,推动业务发展与文化融合,赢得社会各界好评。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她始终将员工利益放在首位,积极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提升企业文化内涵的计划与机制,同时组织了多场特色鲜明的文体活动,有效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与团队精神。她注重征求员工意见,积极帮助解决了员工关心的福利、服务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问题。2024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萧静

萧静是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办事处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兼前进巷社区党支部书记。自参加工作以来,她立足基层治理岗位,以党建引领推动社区服务创新。牵头整合辖区13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成立"红石榴籽"大党委,通过资源互惠共享机制解决基层治理难题。2024年创办青年夜校,组织书画、短视频制作等课程,覆盖青年群体100余人,促进传统文化传承。针对就业需求,建立服饰刺绣裁剪及手工艺培训平台,帮助9人实现创业、53人实现就业,重点帮扶青年及陪读母亲群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年开展政策宣讲、文艺活动、健康科普等6类服务活动286场次,覆盖理论宣传、民生帮扶等多个领域。个人曾获2022年度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赛罕融媒综合 制图/曹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