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5-06 09:33:00
茅俊正在工作。
晚上8点,整个城市开始慢了下来,在暮色的衬映下,东海之滨的十里塔林显得格外璀璨。
茅俊刚刚换好制服走向塔林,对于他来讲,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5月1日,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炼油第一联合控制室,我们见到了这位工友口中的“茅大师”、小年轻们常讲起的茅师傅——一个两鬓稍白,十分朴素的中年男人。
他是镇海炼化加氢裂化区域三班的班长,还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加氢裂化(处理)装置操作工技能大师。
作为加裂区域的“指挥员”,他要确保装置稳定运行,将重质油高效转化为汽油、煤油、柴油等清洁油品,是保障镇海炼化向社会进行稳定能源供应不可或缺的一环。
茅俊正在工作。
茅俊的上衣口袋总是别着对讲机和硫化氢报警仪,也总能随时随地掏出一支笔,说这是为了方便灵活记录现场情况。
与常规白班不同,在连续生产单位,需要一线班组连续轮流倒班——白班、夜班、翻班、休班,四天一个轮回。
白夜班12小时,由四个班组轮流进行,这叫“四班两倒”,是镇海炼化大部分一线班组人员日常的上班节奏。
今年“五一”,茅俊的值班时间是1日晚上8点到2日上午8点。“排到班了就上,除夕也好、元宵也罢,在这里工作33年,我没有换过一次班、请过一次假。”茅俊说。
炼油三部占地16000多平方米的加裂区域是他们作业的“责任田”,为了确保生产安全,现场要求365天、24小时,每时每刻都有专人负责。
在偌大的中控室,数十个大屏幕,成百上千条的数据,由一组六七名内操进行实时控制。而外操,负责在装置现场对各处关键部位和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巡检路线,大家熟稔于心,每两个小时一次,雷打不动。
茅俊正在工作。
一个班组,10余名员工,茅俊和他的同事们,日夜相伴。
在这个钢铁工厂里,茅俊是诸多“炼化人”的一个缩影。
在炼化生产一线,平平淡淡的一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默默无闻的付出;没有豪言壮语的誓言,只有脚踏实地的行动。
社会生活正常运行所需的汽油、煤油、柴油以及各类化学品,通过四通八达的管道、铁路、油轮从这片“塔林”送达各处,成为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
甬派客户端记者 陈驰 王嘉彬
编辑 肖勇